时间:2022-11-22 17:11:05 | 浏览:11
半年报出炉之后,“酱油茅”海天味业的股价已经连续2个交易日收盘下跌,总市值累计蒸发约525.73亿元。
从财务数据来看,海天味业今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但增速不如人意,普遍认为其低于预期,尤其是第二季度。
据了解,今年以来上游材料价格持续上升,海天味业生产成本面临较大经营压力,行业利润受到挤压。
业绩承压,股价下行,海天味业如何应对备受关注,产品是否提价更是成为焦点之一。9月1日,海天味业方面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我们今年不会提价”。
不提价的原因,海天味业也早有解释:“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餐饮等行业还没有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国家都在采取多种刺激政策来帮助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等发展,所以不具备提价条件。”
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毛利率微降
中国调味品行业的“油、盐、酱、醋”等是老百姓“衣食住行”中最基本的刚性需求,餐饮行业的发展、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及消费升级,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调味品行业的营业收入就已超过3000亿元,调味品行业品种丰富,种类繁多,需求旺盛。
海天味业目前生产的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料酒、调味汁、鸡精、鸡粉、腐乳、火锅底料等几大系列百余品种400多规格,年产值超过两百亿元。海天调味品的产销量及收入连续多年名列行业第一,其中酱油、调味酱和蚝油是目前公司最主要的产品。
2021年上半年,海天味业实现营业收入约123.32亿元,同比增长6.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3.53亿元,同比增长3.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32.5亿元,同比增长2.67%。
这样的业绩是海天味业降本增效的结果,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海天味业各核心品类均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其中酱油实现营收70.16亿元,同比增长5.84%,调味酱实现营收14.75亿元,同比增长6.96%,蚝油实现营收21.3亿元,同比增长6.62%。
同时,面对快速迭代的市场和需求,海天味业积极探索营销转型,持续强化线下网络优势,加快线上业务拓展,上半年线上渠道营收同比增长17.47%,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国金证券分析师指出:“海天味业Q2业绩低于预期,主要受高基数+高库存制约。公司Q2营收同比下滑9.4%,主要系需求恢复疲软,叠加渠道仍在消化库存。”
另一方面,海天味业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40.44%,同比下滑4.11%。对此,国金证券分析师认为:“主要系成本压力持续上行”。海天味业也表示:“今年以来上游材料价格持续上升,企业生产成本面临较大经营压力,行业利润受到挤压。”
产品成本上涨、净利增速下滑,海天味业如何应对?
海天味业在资本市场有“酱油茅”之称,于2014年2月1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后,海天味业始终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如今,业绩增速下滑,又面临成本上涨压力,海天味业会如何应对?
根据市场规律,提价似乎为良策之一,也成为大众的关注点之一,近日,已经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建议“由于原材料上涨的因素,应该尽快对调味品全线提价”。不过,海天味业方面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我们今年不会提价”。
今年3月,海天味业也曾对外表示:“公司会结合市场和企业发展实际,未来公司依然会立足调味品,丰富产品品类,并配套产能规划。提价一般会结合成本变化、销售策略、企业持续发展等多种因素来考虑,短期内公司没有提价计划。”
彼时,海天味业还解释了2021年不具备提价条件的原因:“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餐饮等行业还没有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国家都在采取多种刺激政策来帮助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等发展,所以不具备提价条件。”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海天味业的成本上涨符合上半年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波动,属于行业普遍现象,而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选择不提价的原因,或许与三个因素有关。”
“第一,从竞争的角度,海天味业不想去提价导致丧失价格上的竞争力;第二,海天味业的利润率已经非常高了,而且体量比较大,它抵抗成本上涨的能力比较强;第三,也是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因此,海天味业不涨价是综合了各方面因素的考虑。”朱丹蓬说。
目前来看,海天味业已然在线上渠道发力,公司也明确表示“线上业务在整体营收中占比不高,但是增速很快,线上消费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海天也积极加快对新渠道的网络建设工作,海天线上销量在天猫、京东主要大电商平台,销量都是排在第一,虽然目前线上总体规模还比较小,但从未来发展来看,销售比重也将会逐步提高,海天也专门设置了独立的部门,提高线上业务贡献,促进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发展。”
入局火锅底料和食用油领域,海天味业表现如何?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在调味品之外,海天味业的跨界之行已经启动。
去年,为了减轻疫情对业绩的负面影响,海天味业积极加快新业务、新渠道、新产品的发展步伐。
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天味业的火锅底料问世。贝壳财经记者在海天味业旗舰店看到,火锅调料热销第一名为“海天火锅@ME火锅底料”,据悉,公司还曾在网络端新媒介《吐槽大会》上为此产品投放广告。
评论区,有消费者称海天味业的火锅底料比海底捞的好吃,也有人表示“不难吃,但也不惊艳,无功无过”。
今年,海天味业推出了首款食用油相关产品“油司令”。
海天味业表示:“虽然在食用油市场海天才刚刚起步,但是海天食用油产品特色明显,满足了追求高品质,追求健康生活的消费需求,也是对海天产品结构的良好补充,但食用油产品刚刚上市,市场销售情况还有待观察。市场网络也要逐步建立,所以对于食用油的具体规划和发展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布局。”
对于海天味业的频频“跨界”行为,朱丹蓬认为:“海天味业已有的酱油、蚝油、黄豆酱等调味品销售已接近天花板,海天味业加码火锅底料、粮油等新领域就是为了突破自身业绩利润增长瓶颈。”
此外,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海天味业在今年8月还申请了几个方便食品和啤酒饮料的商标,目前状态为“注册申请中”。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阎侠 编辑 徐超 校对 李世辉
记者联系邮箱:yanxia@xjbnews.com
说“陨落”确实有点夸张了,但添加剂风波确实给海天味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即便第一时间进行辟谣,但海天味业的股价还是在国庆结束后的3个交易日里,跌去了12%。这还仅仅是股价上,添加剂风波究竟会给海天味业的经营带来多大的冲击,四季度的业绩将会给出
作者:嘉林海天味业的扩张神话被按下了中止键。近日,海天味业一位员工公开在网上发表不当言论,随即网络上对于这名员工及海天味业的声讨四起。即便是公司在第一时间就风波做出了回应并开除了该名员工,也无法抵挡来自四面八方的谩骂与怒火。另一方面,围绕在
花朵财经原创时年66岁的庞康老了,海天味业也跟着老了。按照国家现行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但庞康却始终不愿放权,硬是在海天味业董事长的位置,一直干到了66岁至今还没退休。66岁是什么概念?要知道,这可比热议的退休年龄延迟至65
海天酱油。时隔一个多月,自带流量的“酱油茅”海天味业又站上了风口浪尖。这次事件的起因是老生常谈的添加剂问题,为此,海天味业已经两度公开回应,调味品协会也为其出面声援,但目前网上的争议仍在发酵。海天味业两次发布严正声明,行业协会表示支持海天味
今日,调味品龙头之一的千禾味业一度涨停,并且还上了热搜榜,而相对而言另一个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的股价大跌!今日开盘的时候,股价就大跌7.99%,而它也是近日很多人聊天中的话题。原因是什么呢?主要还是因为受到食品添加剂“双标”的风波影响,近日的
记者 | 赵晓娟 谢欣编辑 | 许悦国庆长假过去5天,调味品上市公司海天味业(603288.SH)发了两份声明。10月4日晚,海天味业母公司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中国品牌企业的责任、担当与呼吁》,回应近期引发热
记者 | 袁颖琪编辑 | 陈菲遐海天味业(603288.SH)披露了史上最差三季报。这家调味品龙头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0.94亿元,同比增长6.11%;净利润46.67亿元,同比微降0.86%。在投资者预期海天味业最坏时刻已经过去之时,
海天味业交出了今年前9个月的成绩单。10月26日下午,调味料企业海天味业披露今年三季报,数据显示,该公司前9个月营收为190.94亿元,同比增长6.11%;但是该公司净利润报46.67亿元,同比下跌0.86%,几乎与去年同期持平。南都湾财社
“酱油茅”海天味业回应酱油添加剂争议。10月1日,话题“海天味业回应酱油添加剂争议”登上微博热搜。9月30日晚间,“酱油茅”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海天味业,603288.SH)官方微博发布《严正声明》,回应近期发酵的食品添加剂争议
“是纯粮酿造吗?”“配料表是啥?”“主要成分是小麦吗?”10月14日下午,贝壳财经记者在莲花健康的抖音直播间里观察了两个小时,观看总人数维持在50人至200人之间,评论区里,多次有人提问莲花味精的配料表,主播也积极回应称“是纯粮酿造”,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