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2 21:49:28 | 浏览:188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继飞天茅台之后,A股市场涌现出了飞天酱油。
上月,A股市场上,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出之时,却在不断加持海天味业(603288.SH)。海天味业股价也屡创新高,继5月30日突破百元,昨日股价再次大涨,截至昨日,市值达2779亿元。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海天味业净资产为153.52亿元,市值是净资产的17倍。
资本青睐海天味业源于其较为优秀的经营业绩。去年,海天味业实现营业收入170.34亿元,同比增长16.80%,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同)为43.65亿元,较上年增长23.60%。
往前追溯,近年来,海天味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了两位数的中速增长。
亮丽业绩背后,是海天味业专注调味品主业,且其产品产销量及收入连续多年位居行业第一,其中酱油产销量连续22年遥遥领先。
盈利能力较强,海天味业也积极回馈投资者。2014年上市以来,公司已经累计派现100.58亿元,平均每年净利润的六成被用于分红。超百亿分红是公司累计股权融资的2.62倍。
截至目前,从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看,海天味业财务健康、流动性十分充足。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货币资金多达97.28亿元,超过期末流动资产六成。
年内股价上涨46%
二级市场上的海天味业颇受资金追捧。
5月31日,A股处于调整状态。海天味业也大幅震荡,但最终仍然以红盘报收,收涨0.20%,以100.20元价格稳稳站在了100元大关上方。昨日,其股价再次逆势大涨2.70%,收报102.91元。
海天味业股价首次触及百元大关是5月30日,最高达100.30元,最终收报100元整,成为A股市场第14个百元股。
实际上,今年以来,海天味业的股价一直处于爬坡行情中。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其收盘价为68.80元,至上月底,年内涨幅达到45.64%。
海天味业股价大幅上行源于市场资金看好,尤其是北向资金。公开资料显示,上月,北向资金大多数交易日是净流出状态,累计净流出531.24亿元,创造了历史最大单月净流出记录。其中,北向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的是贵州茅台,累计净流出超百亿。与之相反,海天味业却深受北向资金眷顾,频频加持。5月30日,其获北向资金买入1.55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北上资金一直坚定看好海天味业。
海天味业于2014年2月11日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当年底,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就出现在其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持有483.04万股,约占总股本的0.32%。此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一路增持,持股比不断上升。2015年至2018年,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分别为2.07%、3.14%、4.42%、5.03%。今年以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再度增持1503.01万股,至3月末,其持股数量为1.51亿股,占总股本的5.58%。
当然,除了北向资金外,国内机构也看好海天味业。今年以来,国海证券、中泰证券、浙商证券、光大证券、长城证券、华泰证券等券商研报均给予增持评级,资金参与热情较高。
海天味业发行价为51.25元,上市之后,股价处于波动式上升状态,至上月底破百,考虑分红送转股因素,股价累计涨幅达621.38%。截至上月底,其市值达到2705亿元,较上市时的391亿元市值增长约6倍。
海天味业是一家酿造酱油的公司,市值接近2800亿元,A股市值排名第26位,仅比上汽集团少70亿元,堪称惊艳。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202.22亿元、净资产为153.52亿元,其市值是总资产、净资产的13.38倍、16.62倍。
市占率18%遥遥领先同业
海天味业遭资金追逐的背后,是其持续稳定增长的经营业绩在支撑。
1994年,庞康把海天味业前身珠海酱油厂改名为佛山海天调味品公司,让“海天”老品牌重新面世。此后,公司引进先进生产线、提升产能,逐步建立起酱油、耗油、调味酱三大产品线,其中,截至目前,起家的酱油仍然是其核心产品。去年,其酱油产品贡献的营业收入占比达60.09%。
产能急速提升后,海天味业不断扩充渠道。2017年、2018年,公司投入的广告费、促销费合计分别为8.48亿元、9.94亿元。截至去年底,公司的销售网络已经100%覆盖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在中国内陆省份中,90%的省份销售过亿元。
海天味业还在历年年报中大谈特谈其持续领先的产品技术,称为保持产品独有风味,公司始终坚持传统生产工艺,坚持天然阳光晒制,将传统工艺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用科技保障产品的食品安全、口感美味、质量稳定。因此,在其产品体系中,金标生抽、草菇老抽畅销60多年。
其中,在酱油市场海天味业的市占率达18%,而行业第二到第五合计仅为15%。产品质量、销售渠道及品牌优势,无疑是海天味业三大核心竞争力。
这也使得其销售一路高歌猛进。上市之前的2013年,其营业收入为84.02亿元,同比增长18.84%,2014年上市至今,其营业收入分别为98.17亿元、113亿元、125亿元、146亿元、170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6.85%、15.05%、10.31%、17.06%、16.80%。短短5年,营业收入翻了一倍多,实现了5年再造一个海天的目标。
同期,公司净利润为20.90亿元、25.10亿元、28.43亿元、35.31亿元、43.65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0.12%、20.06%、13.29%、24.21%、23.60%。去年的净利润较2013年的16.06亿元增加27.59亿元,增幅为171.79%。
今年一季度,海天味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延续了中高速增长势头,其实现营业收入54.90亿元、净利润14.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5%、22.81%。
较强的盈利能力也让海天味业有了足够资本回报投资者。上市以来,公司累计派现100.58亿元,其中2016年至2018年,每年超过60%的净利润被用于分红。
上市以来,海天味业仅在IPO时进行过募资,金额为38.36亿元,此后未再进行募资。由此可见,其累计派现金额是累计融资金额的2.62倍。
预售以来,经过三个多月的等待,8月23日,被腾势寄予厚望MPV车型--腾势D9正式上市。其中,创始限量版车型售价66万元。腾势销
好消息下了一个月的雨终于要停了晚报君从十堰气象台了解到今天夜间 降水结束明天开始将有连续几天的晴好天气最高气温会升到30℃以上终于不用chua着雨湿哒哒地来上班了更重要的是,可以吃雪糕了一款以武当山金顶为“主角”的文创雪糕今天正式上市颜值很
今年,以三一领衔的国产挖掘机企业持续高增长。7月17日,三一重机H系列新品暨H3解决方案在三一昆山产业园正式发布。1-6月份,三一挖掘机销量达26000余台,连续七年位居全国挖机销量榜首。作为民族企业,三一始终重视产品技术和服务创新。
又到了柚子销售的季节,中国长寿之乡—广西象州县的三红蜜柚悄然成熟,抢鲜上市。9月1日,在象州县中平镇万春山三红蜜柚种植基地里,翠绿的果树遍布山坡,大约两米多高的蜜柚树上,。象州县水晶乡果园的三红蜜柚已经成熟(何玲玲 摄)。
近年来,广西上思县大力发展各种特色水果种植,主要以柑橘、凤梨、百香果、莲雾为主。刚刚采摘的葡萄(施永师/摄)夏黑葡萄(韦世仙/摄)夏黑葡萄已经上市(韦世仙/摄)夏黑(施永师/摄)香甜可口的夏黑葡萄(施永师/摄)。
“寿险仍是‘三升两降’,人保寿险增速居首;财险马太效应明显,平安、太保实现两位数增长,‘老三家’非车险业务表现亮眼。”日前,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陆续对外发布了2022上半年的保费收入公告。至此,A股五大上市险企2
随着新华保险半年报出炉,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2年中期业绩尘埃落定。8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22年上半年五大上市险企合计归母净利润1220.27亿元,同比降低15.09%,日均赚约6.74亿元。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5家上市险企
日前,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保险业上市公司半年报相继披露完毕。上半年,大部分上市险企的净利润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保险业保费收入依然保持增长态势。来自中国银保监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8万亿元,同
这可能是近年来非上市险企交出的最惨烈的一份半年报。第一财经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8月19日,保险业已有61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公布了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上半年业绩情况也随之浮出水面。总体来看,61家(具体计算中扣除今年上半年刚刚成
记者 | 吕文琦编辑 | 近日,五家A股上市险企交出今年前七月成绩单,共揽保费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29%。在保费规模上,五大上市险企打破前几月“四升一降”的格局,全部实现正增长。截至7月31日,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