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酱油“红与黑”

时间:2022-11-22 23:00:48 | 浏览:10

自从辛吉飞展示了一条如何利用香精、色素,完全没有黄豆酿造而勾兑酱油的视频之后,网友们便开始对酱油这款司空见惯的日常调味品格外关注。后来,辛吉飞在另一条视频中特别说明,他从来没有点名任何酱油品牌,只是告诉大众,一些小作坊有可能通过“科技与狠活


自从辛吉飞展示了一条如何利用香精、色素,完全没有黄豆酿造而勾兑酱油的视频之后,网友们便开始对酱油这款司空见惯的日常调味品格外关注。后来,辛吉飞在另一条视频中特别说明,他从来没有点名任何酱油品牌,只是告诉大众,一些小作坊有可能通过“科技与狠活”制作纯粹化工配方的调味酱油。但没想到的是,星星点灯照亮了整个行业,网友们对照他的视频检查了家中常备的酱油配料表,一看吓一跳。


在一定程度上,辛吉飞让中国很多消费者重新认识什么是甜味剂,什么是谷氨酸钠,什么是焦糖色素。除了添加剂之外,原来一日三餐进入我们口腔的看似完全正常的东西,背后隐藏着那么多的神秘元素,而这些神秘元素,让国人再一次激起对食品安全的忧虑。


01 海天“火上浇油”


从8月份开始,辛吉飞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科技视频”:糖水加香精合成的蜂蜜、没有肉的淀粉肠、明胶片混合糖浆制成燕窝、一勺“三花淡奶”让白开水秒变羊汤等等。伴随着辛吉飞以一己之力揭秘“海克斯科技”,他在抖音平台30天涨粉600多万。直到有一天,平台客服告知辛吉飞,要求他注意视频内容,不要引发大众对食品安全的焦虑,辛吉飞一怒之下直接注销了600多万粉丝的账号。


大众对于酱油的关注同样源于辛吉飞。9月底,有网友通过视频账号发布,海天在国内售卖的酱油,和它出口到日本、加拿大等地的酱油,实行的是两套“食品安全”标准。同样是海天老抽王,在国内售卖的有一堆食品添加剂,比如谷氨酸钠、三氯蔗糖、苯甲酸钠等等,而在日本售卖的海天老抽王,标示却只有水、大豆、食用盐、砂糖、小麦。



在海天金标生抽的配料表看到,其除了天然原料,主要的添加剂是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苯甲酸钠、三氯蔗糖,这与大部分网友晒出的海天酱油配料表基本一致。



上述5种添加剂中,前3种为增味剂,苯甲酸钠则为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三氯蔗糖则为甜味剂。而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已经被明文列为一级致癌物,已经被国际淘汰。


网友质疑,海天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和出口的产品双标。


9月30日晚间,海天味业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声明,对近期产品添加剂争议进行回应。在声明中,海天味业表示,部分短视频账号利用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制造焦虑和恐慌,在网络上制造并且散播谣言,严重损害了公司品牌形象,其言行己构成对公司名誉权的严重侵害。



海天在第一份声明中强调了三点:


第一,海天所有产品都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生产,并且随时接受国家及各级食品安全主管部门的常态化监督和检查。


第二,海天所有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其标识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法规要求。


第三,对恶意造谣的几个短视频账号进行调查取证,并追究法律责任。


海天的第一份声明并没有回复关键的质疑“双标问题”,而且将网民的质疑扣上了“妖魔化食品添加剂,黑化中国食品”的大帽子,进一步引起了网络的发酵和反弹。


10月5日,海天味业再次发布第二份声明《中国品牌企业的责任、担当与呼吁——正本清源,以正视听》,称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国的食品制造中,各企业按照各国标准和产品特性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海天售卖的国内国外产品内控标准是一致的,并未“双标”。“用食品添加剂来误导消费者认为中国食品比外国食品差,要么是不明真相,要么是别有用心。”



海天的第二份声明进一步置自身与网络上的质疑于对立的两面。海天这样的公关水平,不是在灭火,而是在火上浇油。两份声明之后,海天被近乎一边倒地指责为“傲慢”,“没有正面回答根本问题”。


02 海天到底有没有双标?


在海天的两份声明中,一再强调“符合国家标准”。也就是说,在国内的产品与国外的产品不一样,是因为各个国家对于酱油的要求标准不一样。


结果,有网友扒出,所谓“行业标准”,其实就是这些大企业参与制定的。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检索结果显示,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是耗油、配制酱油行业标准的起草人之一,也是甜醋、原酿本味酱油团体标准的起草人之一。此外,海天还参与起草制定和修订了《料酒质量通则》、《酿造酱油工艺技术规范》、《酱油质量通则》等国家标准计划,目前还在起草或批准过程中,还没有正式发布。



在酱油中适当加入添加剂在我国的行业标准中是一种正常现象,目的是为了产品品质的稳定、保质等。有专家认为,海天味业的“双标”问题,是因为中日两国不同的行业标准引发的。海天味业国内外酱油配料表不同,只要不违反销售国和生产国的行业标准就是合法合规与允许的。


但事实上, 对消费者而言,符合标准并不代表着绝对的健康和安全。


近年来,随着国人健康意识的觉醒,对食品添加剂愈发“谈虎色变”。此前雪糕中的“卡拉胶”也一度被推上争议的舞台。然而,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卡拉胶是国内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其主要被用做乳化剂、稳定剂和增稠剂使用。


我国《食品安全法》显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



《健康时报》在10月4日发文称,食品添加剂是把双刃剑,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食物的口感、色泽和保质期都远不如有添加剂的品种。目前,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大约有2300多种,远远低于世界各国已经批准的15000多种。


适当添加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但是,如果食品添加剂被滥用或者违规使用非法添加剂,那必然是有害的。比如说,三聚氰胺、福尔马林、苏丹红这些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也曾经在中国的食品行业被大规模使用。再比如说,三花淡奶的使用范围是用来调制咖啡、制作甜品、奶茶等,而如果用它来做羊汤,就是超范围滥用。


一定程度上的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但是如果长期食用是否有害,又无从得知。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的提问是,生产企业为了产品口感更好或者更利于保存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损健康,是否值得?


在大众的心里认知中,食品添加剂等同于化学产品,即使严格规范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但如果长期被食用,总非有利于健康。


03 “海天茅”


据其官网介绍,海天味业源于乾隆年间的佛山酱园。1955年,佛山25家酱园同意合并重组。“海天酱园”是25家酱园中规模最大的一家老字号酱园,因此一致同意将新组建的厂命名为“海天酱油厂”。


2014年海天味业上市。在资本市场,海天味业有“酱油茅”之称,上市之后,海天味业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直到去年,海天茅遇到了下滑。


2021年,海天味业实现营业收入约250.04亿元,同比增长9.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6.71亿元,同比增长4.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64.3亿元,同比增长4.09%。当年其营收增幅下滑至个位数,这也是它上市以来的营收增幅首次下滑至10%以下。


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消费疲软等原因,海天味业的经营业绩表现平平。中报显示,海天味业实现营收135.32亿元,同比增长9.73%;归母净利润33.93亿元,同比增长1.21%。虽然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着增长态势,但是净利润增速却是创了上市以来的新低。


中报显示,三大核心产品中,对营收贡献最大的酱油实现营收74.93亿元,同比增长6.81%;其次是蚝油,上半年营收22.09亿元,同比增长3.69%;调味酱实现营收14.22亿元,同比下滑3.6%,也是唯一收入下滑的品类。


自2021年初至今,海天的股价接近腰斩,市值蒸发超过3000亿。



据新京报报道,2016年至2021年,海天味业的广告费依次约为3.31亿元、4.54亿元、5.06亿元、4.65亿元、4.86亿元、4.53亿元。6年花了近27亿广告费。而这些年,海天味业屡陷舆论危机。海天酱油多次被爆出有生虫、生蛆的情况。


Wind数据显示,上市至2020年,海天味业销售毛利率均稳定在超过40%区间。去年四季度起,海天味业对酱油、蚝油、酱料等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主要产品调整幅度为3%至7%不等。这是时隔五年后的首次提价。


由于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2022年上半年海天味业销售毛利率降至36.63%。


今年3月25日,在海天味业的业绩发布会上,海天味业董事长庞康表示:“从长远看,提价对公司预计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面对成本上涨压力,公司会继续强化经营挖潜,多举措控制成本,最大化消化成本上涨压力,公司暂无进一步提价计划。”


04 食品安全监管应该远在“添加剂”之外


事实上,海天味业在国内也有零添加酱油,配料表中只有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盐、白砂糖和酵母抽提物等天然调味配料。500ml的零添加的“0金标生抽”9.9元,750ml含添加剂的“金标生抽”为11.9元。


大众对于海天“双标”的质疑本质上是在于对“添加剂”安全性的忧虑。作为国内调味品行业中独一无二的超级龙头企业,海天应该放下傲慢,真诚地回应消费者的内心顾虑,展示其产品品质的可靠性,尤其在于生产过程中,从酿造到上市,是否是采用优质黄豆为主原料,真材实料,工艺先进,品质优良。只有在优质产品品质的基础之上,适当添加添加剂才有可能得到大众的理解。海天的两份声明措辞强硬而且与大众的质疑对立,只会越描越黑,适得其反。


另外,在国内的食品安全领域,合法合规的食品添加剂几乎算不上问题,但真正的大问题,也是大众最担心的是,在于如果真如辛吉飞在视频中所演示的,酱油中只有纯化工产品调配而没有一粒黄豆,肉肠中只有各种香味剂、添加剂、淀粉而没有一块肉,油炸鸡排完全是各种不可言状的莫名其妙的碎肉边角料混合压制而成,诸如此类的“高科技食品”才真正是让大众不寒而栗,后背发凉的“根由所在”。


海天这次的双标危机,可能只是大众对于整体食品安全焦虑的一个“出气筒、发泄口”而已。问题最终的解决之道,依然在于监管,在于制定更加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期待中国的食品越来越健康安全,中国的食品监管越来越严格,标准越来越高。



相关资讯

巅峰市值7000亿,比石油还值钱?海天酱油凭什么能制霸全国?

先做一个小调查,大家平时会自己在家做饭吗,会的扣1,不会的扣2。品牌哥没事还是挺喜欢在家做饭的,就是最近去超市采购柴米油盐酱醋的时候,才发现这些调味品都悄悄地涨价了,原先6、7块左右一瓶的酱油,现在普遍要8-10块。上网搜了下才发现,原来去

海天酱油员工庆祝佩洛西成功落地?官方回应:已开除,正在送审

昨天,网上爆出了一个令人气愤的新闻,海天酱油某员工顶着“海天官旗”的名号,在社交平台上公然发表不当言论,庆祝佩洛西成功落地,而且还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的喜悦,称“活动”期间:所有主播佣金拉满最高机制、赔钱干!感情佩洛西成功落地,海天内部这么高

海天酱油回应避重就轻,国内外双标伤股民心,下周股票会大跌?

这几天呀,海天味业食品添加剂“双标”风波在网络平台持续发酵。作为一家拥有300年品牌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海天一直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为生命,没想到竟然做出这种事情来。海天味业也多次发布声明回应:简单认为国外产品的食品添加剂少,或者认为有添

海天酱油双标,股票价格大跌?

海天酱油双标事件,有些网友认为海天酱油也搞起了双标,国内一套标准,国外一套标准,国内产品质量没有国外产品质量好,对于这个事情,我是这么看待的。第一,每一个国家的法律法规都不尽相同,标准不一,所以出口的产品标准和国内有差异是很正常的,不光是酱

海天酱油股价连跌还疑似遭遇活蛆

市民正在选购月饼 (CFP供图)上市公司观察海天酱油股价连续大跌后,偏偏还疑似遭遇活蛆。昨日,家住湖南的李先生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报料称,前段时间在超市买的海天酱油,开瓶使用了几次,不到一周后竟然发现瓶子内有活动的蛆虫。无独有偶,天眼查近日

海天酱油生蛆了?那海天的股票怎么办?

江南这几天连绵阴雨,好像又回到了梅雨季节,再加上外面的马路上都是水,去买早餐也不方便,所以这几天早上我的早餐都是靠外卖打发。今天也不例外,早上醒来,听到外面哗啦啦的雨声,我立即就想好叫哪家的外卖了。在家把早上的工作做完后,打开手机,点了一份

海天酱油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遭口诛笔伐,它到底错在哪里?

最近,国内调味品大户海天酱油坐到了火山口上,一夜之间贞节不保,并遭到了很多人的口诛笔伐,甚至很多人都开始把海天酱油往垃圾桶扔,更多的人明确表示,反正以后我再也不吃海天酱油了...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海天酱油到底是怎么了,变成这等摸样了呢

日本进口的海天酱油到底是什么配方?带你去日本电商官网查看一下

今天,杰米博士继续用搜索引擎,带大家简单地了解一下海天酱油的所谓“双标”问题!第一步:在微软的浏览器必应,也就是“Microsoft Bing”里输入“翻译”或者“fanyi”此时会出来必应的翻译窗口。第二步:在翻译窗口选择中文、日语在翻译

海天酱油“添加剂”风波背后,是什么在改变调味品配料表?

记者 | 马越编辑 | 牙韩翔海天味业的麻烦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10月9日,海天味业再一次发布了“澄清公告”,强调了自己并没有“双标”。在声明中,这家公司表示其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公司均有高中低不同档

“双标”海天酱油,市值一天少了300亿

撰文 / 程靓编辑 / 阳一长假后开盘,海天味业迎来大跌。海天靠“卖酱油”做成了3000亿元市值,掌门人庞康也因此拥有千亿身家。但千亿规模的酱油市场,近年来也发生了变化,国内市场日趋饱和、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海天味业和其他调味品品牌们,开始在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手机数码网斯达半导A股广州交友相亲网趵突泉旅游攻略生鲜电商网天蝎座星座屋釜山旅行网台州头条新闻网今日济南宏碁电脑评测网迈克尔·乔丹球迷网净水器资讯网桂林旅游网武夷大红袍官网西贝vip会员网
海天味业A股-十大放心酱油名单、海天生抽酱油配料表、海天酱油鲜味生抽、海天酱油事件最新消息、海天酱油事件2022、海天酱油股票、海天味业603288A股实时行情、海天酱油股份股票行情、海天酱油股票代码603288、海天酱油股票今日价、海天蚝油挤挤瓶、海天生抽事件最新消息。
海天味业A股 yiyiya.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