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3 00:08:11 | 浏览:553
这几天大家对海天味业的酱油不停地吐槽,我也是愤慨不已。我学校毕业就分配到了一家百年老字号的酿造食品厂,其产品之一便是酱油,故对其原料和生产过程是非常熟悉的。北方酱油是用麸皮等原料通过种曲发酵后加水蒸煮后掺入糖色(非添加剂)抽举沉淀后形成的,南方如广东等则是用大豆蒸煮后配种曲发酵后入缸,待成熟后经过加入水蔗糖色后蒸煮抽取沉淀后形成。
不论是用麸皮或黄豆(大豆)生产出来的酱油,第一批抽取的为特级,其氨基酸大于或等于1.2(化验指数),然后加水稀释再抽取为一级,根据其氨基酸含量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但不管怎样,其配料表上则没有任何添加剂品种,属于酿造酱油。其特点是酱香浓郁,色泽深红。
尤其北方的酱油掺入了用薯干酿的糖色,酱油色泽呈褐红色,炒菜上色不呈红色偏暗,南方掺入的蔗糖色生产的酱油炒菜则成红色而被消费者青睐。所以南方尤其是广东酱油几乎一统天下。
海天酱油也是我一直用的,我非常关注调味品的配料及其品质等级,我炒菜不用鸡精味精,只用特级酱油,提鲜好又天然,直到今年在广东买酱油时,惠州市场的海天及其它品牌的酱油配料表已然变成各种添加剂的组合,我当时很奇怪这种变化,莫非国家对酿造酱油的标准修改了吗?现在这些酱油完全是配制酱油,只不过通过各种添加使氨基酸达到了标准而已,但性质意义完全不一样了。
让我更疑惑的是,国家食品相关部门为什么一直没有看到这个?为什么不作出相应解释,事关老百姓天天吃的东西,可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如果是资本可以控制老百姓的健康,那可就非常糟糕了。
先做一个小调查,大家平时会自己在家做饭吗,会的扣1,不会的扣2。品牌哥没事还是挺喜欢在家做饭的,就是最近去超市采购柴米油盐酱醋的时候,才发现这些调味品都悄悄地涨价了,原先6、7块左右一瓶的酱油,现在普遍要8-10块。上网搜了下才发现,原来去
昨天,网上爆出了一个令人气愤的新闻,海天酱油某员工顶着“海天官旗”的名号,在社交平台上公然发表不当言论,庆祝佩洛西成功落地,而且还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的喜悦,称“活动”期间:所有主播佣金拉满最高机制、赔钱干!感情佩洛西成功落地,海天内部这么高
这几天呀,海天味业食品添加剂“双标”风波在网络平台持续发酵。作为一家拥有300年品牌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海天一直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为生命,没想到竟然做出这种事情来。海天味业也多次发布声明回应:简单认为国外产品的食品添加剂少,或者认为有添
海天酱油双标事件,有些网友认为海天酱油也搞起了双标,国内一套标准,国外一套标准,国内产品质量没有国外产品质量好,对于这个事情,我是这么看待的。第一,每一个国家的法律法规都不尽相同,标准不一,所以出口的产品标准和国内有差异是很正常的,不光是酱
市民正在选购月饼 (CFP供图)上市公司观察海天酱油股价连续大跌后,偏偏还疑似遭遇活蛆。昨日,家住湖南的李先生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报料称,前段时间在超市买的海天酱油,开瓶使用了几次,不到一周后竟然发现瓶子内有活动的蛆虫。无独有偶,天眼查近日
江南这几天连绵阴雨,好像又回到了梅雨季节,再加上外面的马路上都是水,去买早餐也不方便,所以这几天早上我的早餐都是靠外卖打发。今天也不例外,早上醒来,听到外面哗啦啦的雨声,我立即就想好叫哪家的外卖了。在家把早上的工作做完后,打开手机,点了一份
最近,国内调味品大户海天酱油坐到了火山口上,一夜之间贞节不保,并遭到了很多人的口诛笔伐,甚至很多人都开始把海天酱油往垃圾桶扔,更多的人明确表示,反正以后我再也不吃海天酱油了...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海天酱油到底是怎么了,变成这等摸样了呢
今天,杰米博士继续用搜索引擎,带大家简单地了解一下海天酱油的所谓“双标”问题!第一步:在微软的浏览器必应,也就是“Microsoft Bing”里输入“翻译”或者“fanyi”此时会出来必应的翻译窗口。第二步:在翻译窗口选择中文、日语在翻译
记者 | 马越编辑 | 牙韩翔海天味业的麻烦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10月9日,海天味业再一次发布了“澄清公告”,强调了自己并没有“双标”。在声明中,这家公司表示其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公司均有高中低不同档
撰文 / 程靓编辑 / 阳一长假后开盘,海天味业迎来大跌。海天靠“卖酱油”做成了3000亿元市值,掌门人庞康也因此拥有千亿身家。但千亿规模的酱油市场,近年来也发生了变化,国内市场日趋饱和、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海天味业和其他调味品品牌们,开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