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买不买?

时间:2022-11-23 05:49:00 | 浏览:525

作者:林洛栩出品:全球财说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近期最为火爆的便是“酱油之争”,酱油作为中餐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品,随着短视频、热搜话题的火速传播,也成为消费者茶余饭后的谈论话题。目前,已经不简单局限于酱油这一品类,从而延伸至调味品、食品

作者:林洛栩

出品:全球财说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

近期最为火爆的便是“酱油之争”,酱油作为中餐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品,随着短视频、热搜话题的火速传播,也成为消费者茶余饭后的谈论话题。

目前,已经不简单局限于酱油这一品类,从而延伸至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相关行业。

以二级市场走势、社交平台的话题风向来看,目前这场利用舆论引起纷争暂无胜利者。不论是有心或无意,“海克斯科技”已经不只停留在英雄联盟。

那么,会选择哪个品牌的酱油?对于食品添加剂又持有什么看法?你,感到焦虑吗?

食品添加剂“困局”难解 苯甲酸钠有“原罪”?

事情的起点,源于凭借“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仅一个月便爆火网络的辛吉飞。

作为“科普博主”,辛吉飞先后向网友展示了包括牛肉粒、奶茶、冻干果蔬干等常见食品的制作过程,并且也将曾陷舆论漩涡的燕窝再度拿出来,“29.9元的即食燕窝成本只包括6毛的明胶片、4毛的糖浆、5毛的包装”。

但是,卖“烤面筋”出身的辛吉飞真的了解食品的真实生产过程及原理吗?后续其也逐步走偏,“符合国家标准的不一定是健康的”,从科技蜂蜜到三花淡奶,都触碰着消费者以及生产者、餐饮人的神经。

最终的“爆点”,是辛吉飞自制勾兑酱油,使用食用盐、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高浓酸酱油香精、焦糖色素等原料调制出了“丝毫没有豆子和黄豆的酱油”,并表示比天然酱油更加味鲜浓郁。

其实,2021年6月2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酱油和食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公告》,生产企业不得再生产销售标示为“配制酱油”、“配制食醋”的产品,相关配制产品不再属于酱油、食醋,归属于复合调味品管理。

也就是说,酱油生产应当具有完整的发酵酿造工艺,市场上若存有非酿造的勾兑酱油产品则涉嫌违法。

辛吉飞并未提及任何酱油品牌,但越来越多的网友在评论中提及“酱油龙头”海天味业。

虽然海天酱油并不是配制产品,但有心者插柳成荫,海天酱油被爆出“添加廉价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出口与内销配料表存有双标问题”等负面。

“防腐剂”、“双标”、“致癌”,每一个标签都更能刺痛消费者的内心。

以海天天猫官方旗舰店的酱油类目为例,销量排名靠前的分别为“海天零添加酱油0金标生抽”、“海天鲜味生抽”、“海天酱油味极鲜”、“海天草菇老抽”等。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财说》发现,在海天部分酱油产品的详情页中,并没有配料表,仅展示有成分亮点。

经过多方查证后,“海天鲜味生抽”、“海天酱油味极鲜”、“海天特级金标生抽”、“海天经典海鲜酱油”等产品中除含有甜味剂三氯蔗糖、着色剂焦糖色外,均含有防腐剂苯甲酸钠。

也正是该防腐剂,将上市公司海天味业及其产品推上舆论浪尖。

从科普角度来看,“苯甲酸钠应避免过多服用,用量过多会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甚至致癌”、“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可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致癌的苯”等,这些也确实有据可依。

据可查证资料显示,目前日本已停止生产苯甲酸钠,并对使用作出限制,欧美并未禁止使用。而英国则通过研究发现,六种合成色素与苯甲酸钠结合会对儿童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对“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诱惑红、喹啉黄、偶氮玉红”等色素添加剂需进行特殊标注。

资料显示,国内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3类,共2400多种。其中,防腐剂包括山梨酸钾、丙酸钙、苯甲酸钠等,抗氧化剂包括抗环血酸钠、维生素E等。

内容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制图:全球财说

目前,上市公司包括甜味剂生产商金禾实业,以醋酸衍生物、吡啶衍生物为主体的醋化股份,功能性糖醇生产商华康股份等。

此次处于风口浪尖的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及苯甲酸国内最大制造商武汉有机,也正处于港股IPO阶段。

行业拉踩非明智之举 却总有人乐此不疲

若纠结于苯甲酸钠致癌,消费者则更加“执着”于,海天味业或因为成本问题选择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而不选择更为高效、毒性小的防腐剂山梨酸钾。

以同行业巨头李锦记为例,旗下近年销售较好的“李锦记薄盐生抽”也含有防腐剂,只不过采用的是山梨酸钾。

毕竟,2021年海天味业营业收入为250.04亿元,归属净利润为66.71亿元,其中酱油产品的毛利率为42.91%。

其实,由于防腐剂添加剂量很小,而若将防腐剂换为山梨酸钾,对于成本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对于消费者以及社交平台的争议,海天味业先后出具了3份声明,其中两份发布在海天味业的官方微博,一份则为上市公司的澄清公告。

两份面对公众消费者的声明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矛盾。

第一份声明发布于9月30日,声明观点集中于“制造并散播谣言,妖魔化食品添加剂,黑化中国食品安全,已构成对公司名誉权的损害”,并以正视听表示“所有产品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法规要求”。过于官方、傲慢、未能解决问题等都是对于该份声明的评价。

第二份声明发布于10月4日,声明依旧是为“正本清源、以正视听”,并分为两条来解释国内外的“双标”问题,但是说来说去仍在纠结于谣言散布者的别有用心。

正如评论所言,海天味业此时或许更应该抓住低中高端产品的差异,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会遭来非议。

第三份上市公司澄清公告发布于10月10日,公告指出“公司均有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国内外均销售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在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同时,国内的产品线种类更为丰富”。

然而该份公告发布时,海天味业的市值已经蒸发了超300亿元。但也该庆幸,在舆论高点时A股处于国庆休市期间。

10月10日,国庆开市后第一个交易日,海天味业跌9.35%,反观后起之秀的千禾味业却录得涨停。

10月11日,海天味业并未再度出现大幅下跌,报收2.17%,千禾味业则上涨1.81%。

其他酱油领域上市公司,中炬高新、加加食品则在两个交易日均呈现一日涨一日跌的走势,明显好于海天味业。

由于千禾味业旗下产品在十一期间销售十分火爆,还传出线上线下均断货的消息,一度被认为是此次纷争的最大受益者。

但不论从市值还是业绩来看,千禾味业想要赶超海天味业仍需很长时间。2021年,千禾味业营业收入为19.25亿元,归属净利润为2.21亿元。10月11日最新市值为161.9亿元。

相较于下跌三日市值仍高达3404亿元的“酱油茅”海天味业来讲,目前其余15家A股的调味品上市公司均为“小弟”。

其中,市值第二的中炬高新市值仅为244亿元。

数据来源:Wind;制图:全球财说

此次的“酱油之争”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除四家上市公司海天味业、千禾味业、中炬高新、加加食品外,李锦记、欣和食品、味事达旗下产品也均表现优异,在市场上频繁出现。

2021年,海天味业就曾出现“暗指”脱脂大豆劣质的情况,旗下产品摆出“优选黄豆酿造,不使用脱脂大豆”的宣传标语,而厨邦、太太乐、李锦记等诸多产品均会在配料表中指明自身使用的是脱脂大豆/脱脂黄豆。

至此,关于脱脂大豆究竟是不是榨油之后残留豆渣的争论也愈演愈烈。但是以百度百科指出,脱脂大豆是大豆经清洗、浸出、去除豆油后得到的富含蛋白质的产品,其大豆蛋白含45%左右,酿造出的酱油氨基酸含量更高。

对此,财经网也曾给出结论,“破碎、粉末只是大豆不同加工阶段的形态,不代表质量高低,脱脂大豆采购价不必然低于普通大豆”。

行业拉踩非明智之举,却总有人乐此不疲。

《全球财说》发现,在“声讨”海天味业的社交帖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拉低”千禾味业的评论。千禾味业靠做酱油添加剂起家、后转做“零添加”酱油的故事,再度被挖出成为新的讨论话题。

除资本故事外,“千禾零添加酱油”依靠高含盐量防腐、味道不佳等评论同样层出不穷。

以“千禾零添加380天特级生抽”为例,其营养成分表显示每10ml钠含量为633mg,“海天零添加0金标生抽”每10ml钠含量为625mg,“李锦记薄盐生抽”每10ml钠含量为481mg,换算成含盐量前两者并无明显差别。

也有声音表示,来自于日本等国的进口酱油无添加更健康,但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酱油多有添加食用酒精、乙醇,除增强防腐功能外,也形成了有别于国产酱油的口味,但对于有儿童的家庭则需要谨慎选择。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自身硬才是硬道理。随着国家对于食品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作为市占较高的海天、千禾、厨邦、味事达等也频繁进行抽检。

另一个角度而言,食品制造业的IPO审核也同样趋严,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原材料等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

以调味品行业为例,天味食品经过七年五次闯关IPO才得以成功上市,仲景食品也是五年四次冲击才登陆A股。

目前,调味品行业中,来自四川省的藤椒调味料企业幺麻子、郫县豆瓣酱品牌丹丹豆瓣,以及鸡粉、鸡精、炸粉等复合调味品品牌百味佳均在谋求IPO。

此次,“酱油之争”非议四起,茶余饭后的争论研究后,什么才是“好”酱油仍无定论,究竟要选择哪个品也悬而未决。重要的是,在经济能力所及的范围内选择最合适的商品,或许可以避免焦虑。

相关资讯

海天味业的“陨落”,意外救活了一家破产的调味料龙头

说“陨落”确实有点夸张了,但添加剂风波确实给海天味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即便第一时间进行辟谣,但海天味业的股价还是在国庆结束后的3个交易日里,跌去了12%。这还仅仅是股价上,添加剂风波究竟会给海天味业的经营带来多大的冲击,四季度的业绩将会给出

27亿广告费,挡不住舆论危机!海天味业,闯大祸了

作者:嘉林海天味业的扩张神话被按下了中止键。近日,海天味业一位员工公开在网上发表不当言论,随即网络上对于这名员工及海天味业的声讨四起。即便是公司在第一时间就风波做出了回应并开除了该名员工,也无法抵挡来自四面八方的谩骂与怒火。另一方面,围绕在

海天味业失速,董事长庞康晚节难保

花朵财经原创时年66岁的庞康老了,海天味业也跟着老了。按照国家现行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但庞康却始终不愿放权,硬是在海天味业董事长的位置,一直干到了66岁至今还没退休。66岁是什么概念?要知道,这可比热议的退休年龄延迟至65

添加剂风波下海天味业多次回应,为何争议持续发酵?

海天酱油。时隔一个多月,自带流量的“酱油茅”海天味业又站上了风口浪尖。这次事件的起因是老生常谈的添加剂问题,为此,海天味业已经两度公开回应,调味品协会也为其出面声援,但目前网上的争议仍在发酵。海天味业两次发布严正声明,行业协会表示支持海天味

3000亿市值灰飞烟灭,陷入添加剂风波的海天味业能走出来吗?

今日,调味品龙头之一的千禾味业一度涨停,并且还上了热搜榜,而相对而言另一个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的股价大跌!今日开盘的时候,股价就大跌7.99%,而它也是近日很多人聊天中的话题。原因是什么呢?主要还是因为受到食品添加剂“双标”的风波影响,近日的

海天味业两次回应出口和内销酱油“双标”质疑,添加剂到底是不是个问题?

记者 | 赵晓娟 谢欣编辑 | 许悦国庆长假过去5天,调味品上市公司海天味业(603288.SH)发了两份声明。10月4日晚,海天味业母公司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中国品牌企业的责任、担当与呼吁》,回应近期引发热

财说|市值跌破2900亿,两大短板困扰海天味业

记者 | 袁颖琪编辑 | 陈菲遐海天味业(603288.SH)披露了史上最差三季报。这家调味品龙头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0.94亿元,同比增长6.11%;净利润46.67亿元,同比微降0.86%。在投资者预期海天味业最坏时刻已经过去之时,

酱油增长乏力,海天味业前三季净利下滑,能达成业绩目标吗?

海天味业交出了今年前9个月的成绩单。10月26日下午,调味料企业海天味业披露今年三季报,数据显示,该公司前9个月营收为190.94亿元,同比增长6.11%;但是该公司净利润报46.67亿元,同比下跌0.86%,几乎与去年同期持平。南都湾财社

酱油是海克斯科技?海天味业回应添加剂争议:使用及标识符合法规

“酱油茅”海天味业回应酱油添加剂争议。10月1日,话题“海天味业回应酱油添加剂争议”登上微博热搜。9月30日晚间,“酱油茅”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海天味业,603288.SH)官方微博发布《严正声明》,回应近期发酵的食品添加剂争议

海天味业市值蒸发超360亿后,莲花味精因“配料表干净”翻红?

“是纯粮酿造吗?”“配料表是啥?”“主要成分是小麦吗?”10月14日下午,贝壳财经记者在莲花健康的抖音直播间里观察了两个小时,观看总人数维持在50人至200人之间,评论区里,多次有人提问莲花味精的配料表,主播也积极回应称“是纯粮酿造”,同时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全屋定制加盟网小米电视评测网世界宝石网空气净化器资讯网欣灵电气股票今日榆林桂林日月双塔资讯网火锅店加盟网官网马来西亚旅游网养生知识网海信家电股票句子经典语录信阳毛尖官网于氏取名宝典王源歌迷网
海天味业A股-十大放心酱油名单、海天生抽酱油配料表、海天酱油鲜味生抽、海天酱油事件最新消息、海天酱油事件2022、海天酱油股票、海天味业603288A股实时行情、海天酱油股份股票行情、海天酱油股票代码603288、海天酱油股票今日价、海天蚝油挤挤瓶、海天生抽事件最新消息。
海天味业A股 yiyiya.cn ©2022-2028版权所有